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教育 > 历史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商鞅变法

3/11/2021 10:42:41 PM 人评论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商鞅变法

史记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商鞅变法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所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公孙鞅从少年时代就喜欢刑名之类的学问,并侍奉魏国的宰相公叔痤(cuó),担任着中庶子一职。

公叔痤知道公孙鞅才华过人,原本想推荐给魏惠王,不料公叔痤突然病倒了。魏惠王前去探望公叔痤的病情,并且问他:“万一你的病不能痊愈,我将把国家委托给谁料理?”公叔痤说:“中庶子公孙鞅虽然年少,但有出众的贤才,大王可以把国家委托给他料理。”魏惠王听了默然不语。魏惠王将要离去时,公叔痤让旁人退下,又对魏惠王说:“大王如果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得把他杀掉,不然,若他被别的国家重用,会对魏国带来危害。”魏惠王答应了。

魏惠王离去后,公叔痤召见了公孙鞅,抱歉地对他说:“刚才大王问我谁是将来能够担任宰相的人,我推荐了你。但当我推荐你时,大王没有同意,我便又对他说,如果不任用你,就应该把你杀掉。大王答应了我。你现在得赶紧逃走,不然会被擒获。”公孙鞅却说:“大王既然不听您的话重用我,又怎么能听您的话来杀我呢?”公孙鞅没有离开魏国。

公叔痤死后,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招贤,准备重振霸业,收复失地,便去了秦国。经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帮助,见到了秦孝公。公孙鞅与秦孝公谈了很久,可秦孝公不时打瞌睡。

事后,秦孝公责备景监说:“您推荐的人非常狂妄,不值得任用。”景监便责怪公孙鞅。公孙鞅说:“我给孝公讲了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的治国之道,但他的思想好像难以启发。”

五天后,秦孝公第二次召见了公孙鞅,公孙鞅谈得更多,可仍然不符合秦孝公的心意。秦孝公因此又责备了景监,景监则又责怪了公孙鞅。公孙鞅说:“我给孝公讲了伏羲、神农氏和黄帝三皇的求富之道,但他仍然不想采纳。我请求他再次召见我。”

第三次召见结束后,秦孝公对景监说:“您推荐的人还不错,我愿意与他交谈了。”公孙鞅则对景监说:“如果孝公再召见我,我也已经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于是,秦孝公又召见了公孙鞅,与他交谈了很久。秦孝公听着听着,听得入了迷,不知不觉地把膝盖移到了座席的前头,交谈了几天都没有感到厌倦。

景监问公孙鞅:“您究竟凭什么让我们的国君如此入迷呢?”公孙鞅回答:“我给孝公讲了如何富国强兵的办法,孝公最愿意听了。”

秦孝公已经任用公孙鞅为左庶长,负责变法之事,同时又担心天下人议论自己。公孙鞅说:“对于一个国君来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成事。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富强,就不必效法旧的法规;只要有利于人民,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

有大臣持不同意见,说:“圣人应该在不改变民俗的前提下来教化人民,聪明的人应该在不变更法规的基础上治理国家。”

公孙鞅反驳道:“一般人习惯了旧习俗,学者们也往往沉湎于自己的见闻。这两种人做官守法是可以的,但无法与他们谈论常法以外的事物。聪明的人制订法度,愚笨的人才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更改礼制,平庸的人才受礼制束缚。”

又有大臣持不同意见,说:“倘若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应该随便变革法度;倘若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应该改换器物。”

公孙鞅反驳道:“治理天下并非只有一种方法,为了富国强兵,就不能死抱住某一种方法不放。商汤、周武王不效法古制,成就了事业;夏桀、商纣不改革礼制,因此灭亡。因此可以说,反对古制的人无可非议,遵循旧礼的人更不值得称赞!”秦孝公听完,赞赏公孙鞅说:“你说得对!”

公孙鞅很快发布了他的变革法度的命令。所公布的新法,其主要内容有:

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一家有罪,九家检举,否则都受牵连。私藏犯人的,处以腰斩的刑罚;告发犯人的,与杀掉敌人一样奖赏;家里有两个成年男子的必须分居,否则加倍收取赋税;在军队立功时,按照功劳大小封赏官爵;如果没有军功,王亲国戚同样不能列入贵族名单之中。立功多的,不仅爵位提升,还可以坐华美的车子、穿华美的衣服;没有立功的,即使有钱,仍然只能穿褐色粗布衣服;因私斗殴的,按情节轻重予以处罚;鼓励农民男耕女织,获得丰产的,可以免去一家人的徭役或赋税。

新法已经公布,公孙鞅担心百姓们不相信,不遵守,便在都城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下令:“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十金。”百姓对此觉得很奇怪,都不敢去搬。公孙鞅又更改命令,增加到五十金。有一个人壮胆搬起木头,搬到了北门,公孙鞅果真赏给了他五十金。此举使百姓们感觉到了公孙鞅及新法的权威性。

新法刚实行时,百姓们对此产生过强烈的争议,贵族们则希望取消新法。恰在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公孙鞅便说:“新法行不通,就是由于上层可以随便触犯它。”他决心依法惩办太子。太子以后将继承王位,不能施行刑罚,公孙鞅便对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处以刑罚,太子的另一位老师公孙贾还被处以黥刑。公正的执法,使得秦国百姓渐渐地自觉遵守法律。

新法施行十年后,秦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没有盗贼,百姓“路不拾遗”,家家富裕,人人丰衣足食。男子都勇于当兵打仗,再也不为私人恩怨而斗殴。许多当初反对新法的人都在诉说新法的好处了。

接着,公孙鞅担任了大良造一职,率兵攻打魏国,大胜,并占领了魏国的安邑(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南)。

又过了三年,听从了公孙鞅的建议,秦国的国都迁到了咸阳,并在咸阳建造了冀阙作为王宫。又把以前的小乡小邑和村落合并,设置县令、县丞,使秦国全国分成了三十一个县。鼓励百姓,开垦了大量田亩。同时在田间开挖田塍,作为耕地之间的疆界,以明确赋税。还统一了度量衡制度。

新法实行四年后,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再次触犯了法律,被公孙鞅处以割去鼻子的处罚。

过了五年,秦国变得更为富强。周朝天子派人给秦孝公送来祭神的肉,各诸侯国都向秦孝公表示祝贺。

公元前340年,秦孝公听从公孙鞅的意见,派公孙鞅率兵攻打魏国。魏国派遣公子卬(ánɡ)带兵迎击秦国军队。两军对峙之际,公孙鞅致信公子卬:“我曾与公子友好,现在又各自率军,不忍心互相攻杀。愿意与公子相会,订立盟约,饮酒作乐,然后各自收兵回国,使两国安定。”公子卬不知是计。公孙鞅与公子卬会盟之际,秦国军队的伏兵突然发起袭击,俘虏了公子卬,并趁机打垮魏国军队。由于魏国接连被秦国和齐国击败,实力大减,不得不割让黄河以西的土地献给秦国以求和。魏国因此还把都城由安邑迁到了大梁城。这时的魏惠王非常后悔,说:“我真悔恨没有听公叔痤的劝告啊!”公孙鞅率兵打败魏国军队后,秦孝公把於、商等十五座城邑封给他,称他为商君,从此人们都叫他商鞅。

商鞅在秦国做了十年宰相,由于推行新法,损害了秦国王室贵族的利益,很多人都对他恨之入骨。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为秦惠王。当时已有人提醒商鞅,要他注意被秦国王室贵族谋害,甚至告诉他死亡已逼在眼前,但商鞅认为自己对秦国有功,没有听从。

公子虔、公孙贾诬告商鞅正在准备谋反。秦惠王大怒,派兵前去拘捕商鞅。商鞅逃离奢都城,秦惠王又派兵追赶。商鞅逃到函谷关口,因天色已晚,想住旅店,店主不知他就是商鞅,拒绝了他,说:“按照商君之法,若是收留无帖之人住宿,店主是要杀头的。”商鞅不由得长叹:“唉,我自己推行的法令,却害了我自己!”于是他连夜逃往魏国。魏国人痛恨他以欺骗之法俘虏了公子卬,不肯收留他。商鞅因此无路可逃。后来,魏国人认为商鞅是秦国的犯人,而秦国强大,应该送回秦国,商鞅便又被押回秦国。回到秦国后,商鞅逃回自己的封地商邑,准备起兵攻打郑国。秦国军队很快攻来,并在郑国的渑池抓住了商鞅。秦惠王派人把他押到街市上,历数商鞅的所谓罪行,以五马分尸之刑残忍地杀死了他。

商鞅虽死,可他所推行的新法却取得了成功,秦国也因此而强大起来,最后统一了中国。

相关教程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