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故事文摘 > 成语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胸有成竹

6/23/2021 10:59:22 PM 人评论

中华成语故事: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

【释义】

原指画竹子之前,心中要先有竹子的形象,喻指做事前要有完整的谋划打算。也作“成竹在胸”。

【出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故事

北宋文学家苏轼有个好友叫文与可,文与可善于画竹,每次作画均不用草稿,提笔便画,所画竹子各具风姿,无一相同。当时很多达官显贵都慕名而来,带着白绢来求竹画,在他家中互相挤踩,此举惹得文与可非常讨厌,他将送来的白绢统统丢在地上,说:“我要把这些白绢都用来做袜子!”人们将这事当做笑话四处传扬,时任徐州太守的苏轼听说后哈哈大笑,适逢这时文与可写了封信说:“我近来常告诉那些求画的人,说我们画墨竹这一流派的人已传到近在徐州的苏轼,你们可去求他的画。想必不久,做袜子的材料就会聚集到您那里去了。”苏轼越发大笑不止,同时也更佩服文与可的绘画才能。

某次,两位好友碰面,苏轼问起文与可,为什么你的竹画如此传神。文与可说自己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天晴天阴,常年不断地出没于竹林,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的颜色与姿势是什么样,在强烈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月光映照下又有什么不同,他都摸得一清二楚,同时亦点明:“竹子开始生出时,虽然只是一个萌芽,但节、叶都已具备。待它像拔剑出鞘一样长高时,内在却和刚生出时一样。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时,眼前仿佛就能看到想画的竹子,于是急速跟住它,动手作画方能一气呵成。”苏轼非常佩服这位好友的学画之道,在文与可去世后,他还写了篇文章以作纪念。后来有位叫晁补之的人,亦称赞文与可道:“文与可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人们遂据此概括出“胸有成竹”一词。

相关教程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