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健康养生 > 食疗养生

高糖饮食:对一生有害的习惯

10/6/2022 9:22:01 PM 人评论

高糖饮食:对一生有害的习惯

高糖饮食:对一生有害的习惯

高糖饮食对健康造成的损伤,并不是只有40多岁的中年人才会经受的折磨。其实从胚胎时期开始,营养和能量就经由母亲的脐带血液流经我们身体,并产生影响。这就是为什么血糖比较高或者整体能量过剩的准妈妈人群,生出巨大儿的概率是普通妈妈人群的数倍。那是因为她们的血液里含有更多的血糖,这种含有更多糖的血液灌溉了胎儿的每一寸身体,导致胎儿在还没有出生的阶段就经受了一轮高血糖的洗礼,继而在体内转化出更多的脂肪细胞来储存这部分多余的能量,一出生就是困扰妈妈的巨大儿。

更糟糕的是,这并不是“一过性”[1]的“胖娃娃”问题。母胎中积累的高血糖和脂肪,会让婴儿在出生之际就蒙上了“胰岛素抵抗”的巨大阴影,大大增加了在儿童时期和成年后肥胖的概率。我们经常见到很多从小就胖的孩子,到了青春期还是比体重一直正常的孩子更容易发胖;哪怕他们靠毅力减肥成功,还是会更大概率地复胖。这是因为生命早期的一系列变化早已埋下肥胖和慢性病高风险的种子:高血糖环境让胰腺处于一种高应答的状态,而脂肪细胞在生命早期已经开始扩增以容下更多的脂肪,胃肠道的菌群也会对高热量、高血糖的刺激产生记忆,让这部分人即使在瘦下来后,仍有很大可能往复胖的路上走,可以说他们的身体对肥胖有种独家记忆。所谓的“肥胖是会遗传的”,正是从胚胎的高血糖和肠道菌群开始的。

要想减少过高血糖对我们身体的荼毒,需要从胎儿时期做起。所以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生育的顺利以及孩子的未来,戒糖是在备孕期间就应该着手养成的良好营养习惯之一。真正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往往是妈妈的饮食和身体素质。

除了胎儿时期受到母体血液的影响之外,出生后的婴幼儿和高速成长的青少年也会受到高糖膳食以及高血糖的危害。目前全世界预计有60%~90%的小学生和近100%的成年人存在蛀牙问题,而这个问题往往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尤其是在刷牙和定期洗牙意识尚未树立的青少年时代。

蛀牙的最大危险因素就是吃糖,这里的糖指游离糖和快消化的淀粉。我们的口腔是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充满了来自食物和环境的各种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尤其是饮食均衡时,这些细菌并不会乱来,而是和平地生存着。一旦我们开始大量摄入游离糖或者淀粉(口腔唯一能消化的食物),唾液中的淀粉酶会对食物中的淀粉进行初步切割,然后把它们变成更小的碳水化合物,其中就有单糖和二糖,这是我们在吃面包、红薯等富含淀粉的食物时越嚼越甜的感觉的由来。

而糖在口腔中并不是全会直接随着唾液咽下去,“残余分子”会成为产酸细菌的美餐,而后细菌会产生酸性的代谢物质,从而腐蚀我们本来坚固的牙釉质。再坚固的材料,一旦开了一个小口往往就变得不堪一击,牙齿也一样,经过长年累月的“产酸—腐蚀—再扩大蛀面”,直到菌群深入牙髓,那时你的牙齿就彻底坏了。

在中国,口腔问题一直都是极为常见也极为影响日常生活质量的健康问题。对于成年人来说,蛀牙引起的疼痛,造成的饮食不便,产生的治疗费用,以及跑医院口腔科挂号消耗的大量时间都让人苦不堪言。恒牙会伴随我们一生,一旦坏了就是永久的痛苦和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我们每天吃饭乃至喝水。而且,再好的牙冠套、假牙、种植牙也远远不及一口牢固的真牙好用,更不用说假牙的费用和日常护理等令人头疼的问题了。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呢?虽然他们的乳牙蛀了可以换,但是蛀牙本身是一种危害口腔健康的疾病。它不仅昭示了孩子令人担忧的口腔清洁问题和饮食失衡问题,而且乳牙有蛀牙的孩子大概率存在口腔菌群失调的问题,因此有非常大的概率会在换牙后继续因为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形成永久性蛀牙。如果乳牙被蛀得太严重,不仅会穿透乳牙的牙根,还会惊动本来还在休眠待萌发的恒牙,酿成恒牙“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况且,儿童的牙也并非每颗都是乳牙,孩子在6~7岁萌发的“第一恒磨牙”就是一对终生都不会换的牙。如果在儿童时期没能注意口腔卫生,让糖和快消化淀粉侵蚀了牙,就会造成一辈子危害口腔健康的大问题。

这也是我国老年人牙齿不全率极高的原因。从小没有养成控糖饮食的习惯,再加上清洁不到位,便酿成了贻害终生的健康问题,这是提倡戒糖的重要出发点之一。当然,清洁不及时以及喝水过少都会加重这个过程,但是减少游离糖和富含淀粉的食物的摄入,是能从根源上直接切断蛀牙“食物来源”的办法。

父母能给孩子的礼物之一就是“一副好牙”。为了孩子一生的口腔健康,从小培养他们少吃游离糖,每天早晚刷牙的习惯就是关键且便宜、有效的好方法。

[1] “一过性”指某一临床症状或体征在短时间内出现一次。——编者注

相关教程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