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教育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伯夷列传

7/13/2021 10:18:21 PM 人评论

古文观止:伯夷列传

伯夷列传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注释

①逊位:退位。

②岳:四岳,传说尧舜时期分掌四房部落的首领。牧:九牧,九州之长。

③许由:传说中的隐士,尧要让位给他,他觉得很耻辱,就逃避隐居,后来听说尧要召他做九牧长,他觉得污了自己的耳朵,就去颍水边洗耳朵。

④卞随、务光:夏桀时期的人,传说商汤灭亡夏桀之后,想把帝位让给他们,他们都拒不接受。

⑤箕山:在今河南境内。1

译文

有学问的人虽然博览群书,尚且要找《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书考证。《诗经》《尚书》虽然已经残缺,但是对虞、夏的记载还是可以查证的。尧将要退位,就将帝位让给了虞舜。虞舜和夏禹都是由当时的四岳、九牧推荐的,在自己的地位上接受考验,履行职责几十年后,政绩突出,然后才将政权传授给他们,把象征帝位的宝器传给他们。帝王作为天下的主宰,传让帝位就这样艰难。但是有传言说:尧曾经让位给许由,许由不接受,觉得那是耻辱便逃走隐居起来。到了夏朝的时候,有卞随、务光拒绝接受帝位的事迹。这些传说有什么根据呢?太史公说:我曾经登箕山,传说上面有许由的墓。孔子排列古代仁人、圣人、贤人,像吴国始祖太伯、伯夷这一类的人,论述很详尽。根据我听到传说,许由、务光的德义也很高尚了,但是记载的文字却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注释

①伯夷:孤竹国君的长子。叔齐:孤竹国君的第三个儿子。

②轶诗:未被收录散落在民间,下文引用的《采薇歌》。

③孤竹:商纣期间的小国名。

④首阳山:今山西境内。

⑤徂:同“殂”,死亡。1

译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恨,因此心中少有怨念。”又说“他们求仁得仁,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但是我却为伯夷感到悲哀,看到散落在民间流传的诗歌感到惊讶。有关他的传记这样记载: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国君想要立叔齐为君。等到孤竹国君死后,叔齐将帝位让给伯夷。伯夷说:“你继承帝位是父亲的遗命。”于是便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帝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国君的第二个儿子为国王。伯夷、叔齐听说西伯侯姬昌(周文王)乐于赡养老人,于是说:“为什么我们不去投奔他呢?”等他们到达西岐的时候,西伯侯已经死了,武王用车载着他的木牌位,尊他为周文王,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的马进谏说:“父亲死了不埋葬,而是先大动干戈,这是孝道吗?作为臣下,却讨伐自己的君主,这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人想要杀了他们,姜子牙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让人把他们扶起来,让他们离开了。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天下归顺周朝,但是伯夷、叔齐感到这是很耻辱的事情,便拒绝吃周朝的粟米,到首阳山隐居,靠采食蕨菜为生。饥饿得快要死了的时候,他们作了一首歌,歌词说:“登上首阳山啊,采山上的蕨菜。以暴力代替暴力,却不知道那是同样错误的。神农氏、虞舜、夏禹这样的时代转眼过去了啊,我们该何去何从?就快要死了,生命衰微啊!”于是饿死在首阳山。由此看来,他们心中到底是有怨念,还是没有呢?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注释

:同“洁”。

②七十子之徒:传说孔子有七十二个弟子,身通六艺。

③仲尼:孔子。颜渊:颜回,字子渊。

④蚤:同“早”。

⑤盗跖:相传古时奴隶起义的领袖。1

译文

有人说:“上天不会有任何偏私,总是向着善人。”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可以算是善人吗?像他们那样积善行德、洁身自好却被饿死了!况且在七十多个弟子中,孔子唯独夸赞颜回是最好学的。但是颜回经常是一无所有,连糟糠都没得吃,最终早早夭亡了。上天不是向着善人吗,为什么会这样呢?盗跖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还吃人的心肝和肉,暴戾得毫无节制,聚集数千人横行天下,最终却能够寿终正寝,他是遵从什么道德?这是最为显著的例子了!至于到了近代,行为不轨,成天违法乱纪,但是却能够安逸快乐,财富殷实得几代人都用不完;也有人慎言慎行,看好地方才踏脚,想好时机才说话,只走正道,不是公正的事情就不去做,但是这种人却招致灾祸,这样的人数不胜数!我感到非常困惑,如果这就是所谓的天道,是这样吗?还是不是这样?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译文

孔子说:“志趣不相同,就无法共商事情。”说的是各自按照自己的志趣行事而已。所以说:“如果富贵可以谋求,即使是做一个执鞭的仆人,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能求得富贵,我就顺从我自己的兴趣。”“到了一年寒冷的时候,才能知道松柏的叶子是最晚凋落的。”全世界浑浊不堪,清廉的人才会显露出来。难道是因为他们把道义看得太重,又把富贵看得太轻吗?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注释

①冯:同“凭”,倚仗。

②施:延续。1

译文

孔子还说:“君子担心的是死后名声不被称道。”贾谊说:“贪婪的人为了财富而死,坚贞刚烈的人为名而死,喜欢夸耀的人为了权势而死,平民众生只为求得生存。”“都是发光的东西才能互相映照,同一类的人才会互有应求。“云因龙而生,风随虎而起。有了圣人,万物的规律才被逐渐发现。”伯夷、叔齐虽然贤良,得到孔子的夸赞名声才得以彰显;颜回虽然勤奋好学,得到孔子的肯定,德行更加显露。那些居住在山洞里的贫寒之士,进或退都有一定的时机,但是像这类人的名声却被埋没而不被称道,多么可悲啊!民间百姓,想要磨砺自己的品行而显扬自己的名声,如果不能依附声名显赫、德高望重的人,又怎么能够流传于后世呢!

相关教程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