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教育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深虑论

7/13/2021 10:18:21 PM 人评论

古文观止:深虑论

深虑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注释

①与:疑问助词,欤yú。1

译文

谋划国家大事的人,常常注重艰难危险的那一面,而忽略了那平常容易的那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情的那一面,而遗漏了不足以疑虑事情的那一面。然而,祸患常常发生在所疏忽的地方,变乱常常突起在不足以疑虑的事情上。难道是人们考虑得不够周到吗?那是大凡人的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必然出现的情况,但超出人的智力所能触及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当秦之世,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备之外。

注释

①封建:指自周以来的分封制,君主把土地分封给诸侯。郡县:秦统一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任免。

②汉帝:指汉高祖刘邦。起陇亩之中:刘邦出身于农民家庭。起兵反秦之前,只做过乡村小吏“泗水亭长”。陇,田垄。

③建庶孽:指汉高祖即位后大封同姓诸侯王。庶,与“嫡”相对。孽,分蘖,与“庶”意思相近。

④七国:指汉高祖所分封的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临淄七个同姓诸侯王。篡弑之谋:汉景帝在位时,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诛晁错为借口,发动叛乱。

⑤王莽:字巨君,西汉末年,外戚逐渐掌权后自立为帝,于公元8年改国号为新。祚zuò:皇位。

⑥光武:即东汉光武帝刘秀。哀、平:即西汉末年的哀帝刘欣和平帝刘

⑦晋:指西晋。1

译文

秦始皇兴起,剿灭了诸侯,统一了天下。秦始皇认为周朝的灭亡是因为诸侯太强大,于是建立了郡县制来代替分封制;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武力战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世世代代相传,却不知道汉高祖已经在乡野间崛起,最终推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王室受孤立的教训,大肆分封嫡子之外的兄弟和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密关系,可以使刘氏的江山不生变乱,世代继承下去。然而,吴王刘濞等七个诸侯国还是萌生了篡位弑君的阴谋野心。汉武帝和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封地,削弱他们的力量,以为这样便不会发生事故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篡夺了汉朝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帝和平帝大权落于外戚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灭亡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灭亡的教训,他们各自借鉴其前朝灭亡的教训而事先防备,可他们后来灭亡的根由,大都在于防备范围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负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注释

①唐太宗:即李世民。武氏之杀其子孙: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民间流传《秘记》说:“唐三世之后,女主武氏代有天下。”唐太宗问太史令李淳风,他说道:“臣仰观天象,俯察历数,其人已在陛下宫中,不过三十年,当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武氏:即武则天,高宗时立为皇后,参与朝政。中宗即位,临朝称制。次年废中宗,立睿宗。载初元年(689年)又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她在位数十年间,冤杀了许多李唐宗室和朝臣。

②宋太祖:即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五代方镇:指唐代以后五代的后梁(朱全忠)、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后周(郭威)等拥有兵权的藩镇。

③尽释其兵权:据《宋史·石守信传》记载,宋太祖利用石守信等将军平定天下以后,召集他们饮酒,劝说他们回家颐养天年,石守信等急忙主动提出交出兵权,宋太祖准许。

④几jī:先兆。1

译文

唐太宗听闻传言说会有带“武”字的女人将来祸害唐室子孙,便将可疑的相像的人追查出来统统杀掉;可是武则天每天在他的身边侍奉,他却怎么都没有察觉到。宋太祖看到五代时期的藩镇节度使势力可以制约君王,便收回了那些节度使的兵权,削弱了他们的力量,这样比较容易对付,哪里会想到子孙后代最终竟因兵力弱小而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灭亡。这些人都具有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能,对于国家安定与动乱、生存与灭亡之间转换的诱因,他们可以说思虑得很细致,防范得很周密,然而,当他们思虑的重心在这方面时,祸患却在另一方面产生,像这样最终导致动乱和灭亡,是为什么呢?或许是因为智慧谋略的只是人事,却无法预测上天的安排。高明大夫的儿子难免会死于疾病,高明巫师的儿子难免会死于鬼神,难道是他们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活自己的子女吗?这也是因为他们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意啊!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注释

①遽jù:急,仓促。1

译文

古代的圣人知晓将江山传到后世总会发生变化,这不是光靠人的智谋就能思虑周全的,也不是法令和手段所能控制的,因此就不敢滥用他们的阴谋算计,只是积累最真诚的心意,用大的恩德来感动上天的心意,使上天眷顾他们对百姓的功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一样不忍心舍弃。因此,即使他们的子孙有极其愚笨、不成器良而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最终却不忍心立即让他们的国家灭亡,这才是思虑深远的人呀!假如自己不能用大的恩德感动上天,却想着仅凭微不足道的智谋去笼络天下的人际事务,自以为国家后世一定没有危亡,这从道理上讲是过不去的,难道上天会做如此安排吗?

相关教程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