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教程  > 健康养生 > 文化养生

养生长寿之道:勿以性养物

8/15/2021 5:42:22 PM 人评论

养生长寿之道:勿以性养物

勿以性养物

水的本性是清澈的,却被泥土搅浑浊了,所以水不能清;人的本性是长寿的,却被外物所干扰,所以不能够长寿。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用来养性的,而不是用性来养物。如今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大都在以性养物,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性与物孰轻孰重的缘故。不知孰轻孰重,就会轻重倒置,把轻贱的事物看得贵重,把贵重的事物看得轻贱。像这样,就会动辄失败。

如果只要有声音,就用耳朵去听,直到满足为止,却不知听得太多会使人耳聋,必须做到尽量不听;只要有色彩,就用眼睛去看,直到满足为止,却不知看得太多会使人目盲,必须尽量不要看;只要有滋味,就用嘴巴去吃,直到满足为止,却不知吃得太多会使人失声,必须尽量不吃。所以,圣人对于声、色、滋味,有利于养性的就取用,有害于养性的就舍弃,这才是成全养性之道的方法。世上处于富贵之中的人,多被声、色、滋味所迷惑,为了求得日夜满足而放弃养性。放弃了养性怎么会不伤害身体呢?万人操弓,共射一个箭靶子,怎么会有不中的?万物绚美,以害生灵,生灵怎会不受伤害?用来滋养一个生灵,生灵怎会不长寿?

所以,圣人控制万事万物,是用来成全自己的天性。天性完美就神和、目明、耳聪、鼻嗅、口敏,三百六十关节也就通泰了。像这样的人,不言而信,不谋而当,不虑而得,精通天地,神覆宇宙,不受万事万物的干扰和侵袭,如同天和地一样坦荡淡然。他们即使做天子了,也不会骄逸,就算是做平民百姓也不会昏聩。这就是所说的全德之人了。

富贵之人如果不懂得道,这是一种祸患,还不如贫贱的人。贫贱的人要想享受都很困难,怎么会有过分的欲望呢?出则用车,入则用辇,力求做到安逸,是导致富贵之人突然晕倒的原因;肥味厚酒,力求做到强食,却不知道这是对身体有极大伤害的;美女、声色,都力求让自己得到享乐,却不知道,这就像是一把攻伐人性命的斧头。而这三种祸患,都是由于富贵所导致的。所以,古人中不肯富贵的,有的是由于重视自己的性命,而不是为了夸虚自己的名声。为弄清事实真相,我们必须知道这一点。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本生》

血气和五脏,是人身体的精华所在。血气能集中在五脏中而不外越,那么胸腹就充实,嗜欲自然就会减少;而人一旦胸腹充实,嗜欲减少,就会耳目清静,视听通达;耳目清静,视听通达,就叫做神明了。五脏能够专属于心,心就平和,那么勃勃之气充沛,邪气就无从侵入,那么人自然就会精神旺盛而神气不会分散了;精神旺盛神气不被分散人就顺畅;久之就能调和通畅了,畅通了就达到了精神的最高境界;而人一旦达到了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没有什么看不见,没有什么听不到,没有什么不能成的了。这样,忧患病痛就不能侵入人心,邪气也不能侵袭人体了。而有些事情,是求之于四海也不能寻到,固守于形骸之内也不能出现的。所以说,所求多的人所得到的反而会少,所见大的人所知道的反而小。

人的七窍,是精神的门户;人的志气,受五脏役使;耳和眼被声色所诱惑,会使五脏摇动而不安定;五脏摇动不安定,会使血气滔荡不休;血气滔荡不休,就会使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固守于体内;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固守于内,那么祸福的来临也无从知道了。如果要使耳目精明玄达,就必须没有诱惑;使志气虚静恬愉,就要减少嗜欲;五脏安宁充盈而不泄泻,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就能望穿过去,而能探知未来,这都还没有达到人所能做到的,岂止是预知祸福之用。所以说:“出游得越远的人,知道得越少。”这是说精神不可以外淫的道理。五色乱目,使人目不明;五声乱耳,使人耳不聪;五味乱口,使人口得病受伤;取舍乱心,使人行为越轨。这四者本来是用来养性的,但结果却使人更加受累。所以说:嗜欲,会使人的气耗散;而好憎,则会使人心受累。人如果不除去这些毛病,那么就会使自己志气日耗了。

〔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

相关教程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